2025年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與合作會議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超聲醫學論壇暨海峽兩岸超聲醫學進展與臨床應用學習班在上海召開
5月22—25日,“2025年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與合作會議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超聲醫學論壇暨海峽兩岸超聲醫學進展與臨床應用學習班”在上海市召開。會議由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以下簡稱“海醫會”)超聲醫學分會主辦,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共同承辦。
海醫會會長王立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樊嘉、海醫會超聲醫學分會創會主任委員及終身名譽主任委員李治安、第三屆名譽主任委員段云友、第四屆名譽主任委員任衛東、第四屆主任委員謝明星、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李建初、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會長周曉東、臺灣心臟超音波學會理事長殷偉賢、臺灣醫用超音波學會理事長趙安祥、美國Thomas Jefferson大學教授劉吉斌、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院士Jacques Souquet、上海市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會長胡兵、上海市醫學會超聲醫學專科分會主任委員郭佳等海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1200余位來自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專家、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
開幕式上舉行了《超聲心動圖人工智能定量評價多中心臨床研究》(PI:謝明星、任衛東、馬春燕教授)、《超分辨顯微成像預測子宮內膜癌肌層浸潤及生物學行為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PI:黃瑛教授)兩項全國多中心項目的啟動儀式。
主旨演講環節,美國Thomas Jefferson大學劉吉斌教授、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Jacques Souquet教授、臺北振興醫院殷偉賢教授、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趙安祥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李建初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王文平教授為現場參會代表奉獻了一場豐富的學術盛宴。
本次大會設置了腹部婦科、心臟血管、產科兒科、淺表肌骨、介入造影醫工5個分論壇,并首次設置上述5類專題的疑難病例和臨床研究的開放性演講及討論區,開放討論形式與精彩內容獲得廣泛好評。會議同期還舉辦了多場學術沙龍和新技術分享會,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共進行了279場專題演講,幾乎囊括了超聲醫學各領域內容,包括傳統的超聲診斷和治療,熱門的分子生物學與超聲醫學交叉融合、醫工結合、超聲醫學與互聯網醫療等前沿內容和新技術。兩岸專家的演講精彩、討論熱烈,展現了海峽兩岸超聲人對超聲醫學新技術、新進展的熱切追求。
大會上還舉辦了青年論壇,設置中英文優秀論文匯報、“超聲前沿、智匯臨床”、“聲動創新、科學研所”三個部分,旨在展示兩岸青年醫師風采,促進學術創新進步。在243篇來稿中,評選專家遴選出27篇優秀論文,通過采用青年醫師演講賽的方式,根據選手的創新內容和演講風采評選出榮譽獎項。青年論壇還邀請了10位國內頂尖超聲醫學專家在超聲診斷和治療、醫學人文、醫工交叉及分支治療等領域進行經驗分享,涉獵精深,內容豐富多彩。廣大青年醫師借助本次論壇,交流思想,激發創新思維,共同為兩岸超聲醫學發展貢獻力量。
兩岸超聲同道共同表示,作為仁心醫者,共同攜手打拼,為人民健康福祉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為兩岸超聲醫學的持續交流和融合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綻放超聲人的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