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家溫州“論劍”:共探腫瘤防治與再生醫學新未來
5月29日,由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腫瘤學分會主辦,溫州海峽兩岸大健康發展協會、溫州市抗癌協會、北京生命綠洲公益服務中心承辦的第十屆海峽兩岸腫瘤防治大會在浙江省溫州市召開,其以“腫瘤防治與再生醫學”為主題,匯聚兩岸腫瘤防治領域的專家學者、醫療機構負責人及大健康產業代表,共同探討腫瘤診療前沿技術與創新實踐,助力健康戰略實施。
現場,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會長王立基在致辭中強調,提升腫瘤防治能力是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目標的關鍵。隨后,臺灣科技產業協會理事長林哲安,上海美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舒振鋒,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科副主任周天,溫州醫科大學副校長、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沈賢,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腫瘤輔助治療委員會主委陳興漢,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吳健雄分別作主旨報告,分享全球腫瘤早篩技術、精準治療及多學科協作的最新成果。
據悉,多年來,中國工程院院士、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帶領團隊專注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s)基礎理論和新藥研究,揭開生長因子與再生、代謝和衰老的重大生命奧秘,獲得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對此,在圓桌對話環節,數位專家聚焦生長因子,以“再生醫學技術未來如何應用于腫瘤防治”為主題展開討論。
林哲安認為,“再生醫學在組織修復、免疫調控等領域潛力巨大,未來需加快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結合,推動技術標準化與倫理規范化,讓其在腫瘤防治中發揮重要作用。”吳健雄則表示,“智能技術可以輔助醫生做出更科學的診療決策,卻無法替代人類獨有的情感共鳴。醫生唯有在精通技術的同時筑牢人文根基,才能在智能浪潮中守住‘以患者為中心’的醫者初心,讓醫學真正成為‘有溫度的科學’。”
大會期間,李校堃為溫州市第十一屆政協副主席黃壽龍頒發溫州海峽兩岸大健康發展協會名譽會長聘書,此外還舉行了浙江溫州三愛國際腫瘤醫院(籌)投資簽約儀式。據了解,該項目依托長三角區位優勢,整合兩岸頂尖醫療資源,致力于打造集臨床診療、科研轉化與人才培養于一體的國際腫瘤防治中心,為區域患者提供全周期精準醫療服務,標志著兩岸腫瘤防治協作邁向實體化新階段。
上述項目投資方代表、臺灣三愛生技醫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光照表示,從溫州醫科大學及溫州各大醫院的發展中可以窺見,溫州擁有濃厚的醫學研究氛圍、充足的人才儲備以及實力強勁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將臺灣地區的先進醫療技術、人文醫療理念等帶到溫州,必定能與當地資源碰撞出精彩火花,推動腫瘤診療技術發展。
事實上,溫州與臺灣地區在醫療健康領域的交流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23年,溫州就獲批建設海峽兩岸(溫州)大健康產業園。對此,溫州醫科大學成立溫州醫科大學大健康發展研究院、溫州海峽兩岸大健康發展協會兩個平臺,來對接布局兩岸在大健康領域的交流合作。
李校堃表示,“在醫療健康領域,臺灣地區起步早,積累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陸發展快,擁有廣闊的市場和豐富的資源。優勢互補、攜手共進,將造福兩岸百姓健康。”
溫州醫科大學大健康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溫州海峽兩岸大健康發展協會會長郭廷建介紹道,近年來,上述兩個平臺通過組織兩岸學術交流活動、開設海峽兩岸醫院管理研修班等舉措,不斷深化兩岸合作,持續推動醫療技術創新與成果落地。